让每条河都脱胎换骨——陕西省实施河长制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辛石 刘艳芹

  从陕西西安出发,沿渭河大堤一路向西,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看到一块蓝色的公示牌,上面清晰地写着各级河长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明确标注着河长的职责。

  伴随着河长制在全省的全面推行,从大江大河到支流小河,陕西的每条河流逐步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管护责任人,开始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

  试点先行 探索经验

  善治秦者善治水。

  2014年7月,陕西省在商洛市镇安县率先开展河长制河道管理机制试点工作,为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进行探索。

  镇安县青河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这里曾经污水横流,垃圾成山,砂场乱采滥挖,乾佑河青河社区段“脏、乱、差”的程度让人难以想象。

  河长制的率先试点,给乾佑河带来了新生。青河段的河长胡广宏上任以后,关闭砂场,对主要的挖掘机道路进行了砌墙封锁,还在河岸沿线建设了360度无死角监控录像设施,任何人对河岸及河道的破坏和污染都“难逃法眼”。胡广宏还经常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增强居民保护河流的意识。

  根据镇安县探索出的经验,商洛市于2015年出台了河长制实施方案,全市共设立县级河长52人、镇级河长98人。

  “商洛市实现了所有河道河长监管全覆盖,解决了‘谁管河、管什么、怎样管’的难题。市内五大河流出境断面均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陕西省副省长、北洛河省级河长张道宏介绍。

  建章立制 快速推进

  今年2月初,浓浓的年味还未散去,河长制工作就快速铺开。

  2月5日,陕西省委副书记毛万春赴商洛市调研河长制试点工作,对各地各有关部门提出进一步要求。

  2月7日,《陕西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印发,确定了各项配套制度,确保了河长制落地生根。尤其是联席会议制度,改变了过去单一依靠水利部门的管理模式,依靠部门联动整治水环境。“从横向上打破了部门之间、行政区域之间的界限,从纵向上打通了各个层级之间的信息阻隔,真正把责任落到了实处。”陕西省水利厅负责河库管理工作的副处长王会让说。

  2月10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了陕西省河长制启动暨无定河综合治理动员大会,河长制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就推行河长制提出明确要求:“加快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强化河湖红线约束,加强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实行水污染联防联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河长制就是要确保每条河流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陕西省河长制办公室主任、省水利厅厅长王拴虎说,“陕西省将库渠纳入河长制管理保护范围,实现自然河道与人工水道全覆盖。”

  各地行动 效果初显

  “前几天这儿有一堆垃圾,很快就让村民清理了,现在很干净。”周至县厚畛子镇镇长寇维天指着花耳坪河岸边的一块高石台说。

  花耳坪河是西安市最大的饮用水水源地黑河的上游河段。两个月前,寇维天成为镇域内总河长。镇上正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处理村民、游客产生的垃圾成为河长寇维天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有的村民卫生意识还不强,作为河长,对于乱堆乱倒要当场发现当场教育,帮大家形成好习惯。”寇维天说。每天,他会时不时翻看镇上的河长微信群,镇村干部会将整治现场的照片及时传到群里。

  随着工业的发展,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让灞河变成了臭水沟,也让曾经饮用灞河水的蓝田县群众,不得不寻找新的水源。

  蓝田县河长制的试点,给了灞河一个“洗尽铅华”的机会。作为灞河蓝田县流域河长,县委书记王浩和县长陈顺利带领县里的干部将污染厂家全部拆除关闭,填平砂场,恢复河岸植被,同时,不断督促蓝田县各级河长抓紧治理黑臭河。在河堤种植绿色植物,采取“遇弯则弯,科学治理”的理念治理河道,并在河的峪口设置小的拦水坝、跌水。

  “关中留水、陕南防水、陕北引水”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河流治理区域方略。2月8日,西安市昆明池启动蓄水。据西安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负责人介绍,昆明池设市级河长1名、区级河长1名、街办河长2名、村级河长7名。

  据统计,西安市启动河长制以来,市级、区县级河长已累计巡查139次,镇(街)级累计巡查2857次,村(社区)级累计巡查近2.5万次。针对非法采砂、水源污染等实际情况,西安市为每级河长配备了“河流警长”,并通过公示牌、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相关信息。

  “全面实行河长制后,我省还将持续推进渭河生态保护区、渼陂湖、昆明池、卤阳湖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引汉济渭调水项目,推进东庄水利枢纽建设,夯实水安全基础。”王拴虎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5月4日

王辛石 刘艳芹
责任编辑:段玲玲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