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3月14日讯(记者 李旸 董明锐)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的双重身份,潘碧灵在来北京赴会之前,做了大量的调研走访工作,今年他带来的提案多与水有关:《对湖南省“一湖四水”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力度》、《加强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与修复》和《进一步加强洞庭湖水生态整治工作》。
就“如何加强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与修复”这一问题,潘碧灵委员在小组会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长江作为我国最长的一条河流,不仅流经省份多,而且涉及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岸线管理、水上运输等多方面问题。如何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落到实处是当前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
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湿地面积1154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21.5%。近年来,由于长江流域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高、江湖阻隔等多种原因,长江经济带正面临着水质性缺水、湿地面积萎缩、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蓄水调洪能力下降、水污染等诸多问题。
潘碧灵委员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推进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出台相应的湿地保护地方法规。组织相关部门制定长江流域湿地保护规划,纳入全国湿地保护规划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并结合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大中央财政资金对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支持力度。同时,出台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产权确权、湿地资源有偿使用等政策,制定湿地用途管制、征占用湿地行政许可、湿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将湿地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包含湿地红线管理、湿地保有量、湿地保护率等内容的湿地保护目标体系、考核办法与奖惩机制,实行湿地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湿地保护责任。
在谈到全国正在全面推行的“河长制”时,潘碧灵认为,“河长制”可以把工作统筹起来,把全省河流作为一个整体管理,将实现全省河湖“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的目标。他说:“‘河长制’建立了良好的机制,部门联动终于可以有的放矢。”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