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若箐
“千百年来,黄河治理是永恒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水利厅厅长孙运锋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黄河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战略区域之一,治黄工作需要国家层面统筹谋划。”
黄河流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走廊,拥有众多复杂的生态系统。但黄河的特征也很明显,水资源缺乏,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平衡。在新中国成立后,治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洪水肆虐、席卷周边的景象不再出现,但当前治黄工作仍面临“瓶颈”问题。“当前,黄河生态建设面临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沙调控体系不完善、下游滩区防洪保安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突出、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任务艰巨等一系列难题。”
“黄河的主要矛盾已由‘除水害、兴水利’转变为在防洪安全基础上满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多重需求。”孙运锋说,“黄河怎么样,治黄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效果如何,都直接影响北方地区,乃至于全国的发展。”孙运锋认为,治黄需要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上下游统筹推进。
孙运锋建议,尽快启动推进古贤等干流骨干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对于河南而言,力争今年开工建设小浪底南岸灌区、赵口引黄二期、西霞院输水及灌区工程、黄河下游贯孟堤扩建工程和引黄调蓄工程,推进滩区调蓄工程建设,实施黄河及黄河故道生态廊道建设,全面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提高滩区防洪保安标准。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