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编号:10120170019
   
         
 
 
         
 
 
 
 
 
【礼赞70年】盛世治江 万里锦绣
——新中国成立70年治江事业回眸
 
分享到:
2019-10-09

荆江大堤

军民奋战在荆江分洪工地

鸟瞰新水源——丹江口水库

  □通讯员 杨亚非 周长征 蔡倩

  浩浩长江,奔流东去,滋养着中华文明,孕育着华夏儿女。保护好、治理好长江,是流域4亿多人民的福祉所系,是国家繁荣、民族强盛之所系。

  1950年2月,新中国成立4个月后,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一个专门规划与治理长江的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应运而生,开启了长江防治水患、综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伟大征程。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前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水利部正确领导下,长江委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让长江从一条洪患之河,变成造福万民的安澜之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迸发出蓬勃生机。

  大江奔流,岁月流金。70年的伟大历程,见证了治江事业与新中国共成长的光辉轨迹。

  1952年春,新中国成立后自主修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在长江委的主持下75天建成,震惊中外。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锦旗“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在1954年特大洪水中,荆江分洪工程三次开闸分洪,确保了江汉平原和武汉的安全。

  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乘“长江”舰视察长江,听取了长江委主任林一山关于治理长江的汇报,提出了长江流域规划、兴建三峡和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构想。

  1958年9月,新中国在长江流域兴建的第一座高坝——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开工,1974年2月胜利建成,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五利俱全”的代表性水利工程。

  1959年,长江委编制完成《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明确了以防洪为中心的“治江三阶段”战略任务,为今后数十年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绘制了宏伟蓝图。1990年和2012年,又先后对长江流域综合规划进行两次修订,全面引领治江发展。

  1970年12月,葛洲坝工程开工兴建,这是中国人首次凭借自己的技术和设备在长江干流建成的第一个大型枢纽工程。

  1994年,经过长江委40余年的论证、规划、勘测、设计和科研攻关,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并于2009年全面建成。长江委作为三峡工程的设计总成单位,为大国重器的铸造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三峡工程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1998年,长江发生了一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长江委义不容辞地承担了测洪预报、水情分析、防汛调度、指导抢险、坚守堤防等重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夺取了98抗洪的伟大胜利。

  洪水过后,国家投巨资对3576公里的长江干流堤防开展达标建设,实施了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长江重要堤防目前已全线达到防御设计洪水标准。

  2005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两项关键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和穿黄工程正式开工。长江委攻克了一项项世界难题,创造了长距离大规模调水工程建设的世界奇迹。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建成通水,一举实现了毛主席最初的调水构想,京津豫冀4省市5300多万人从此喝上甘甜的长江水。

  70年披荆斩棘,70年丰碑屹立。70年来长江流域建成的各类水利工程数量,远超之前2000多年的总和,实现了彪炳史册的辉煌跨越。

  目前,长江流域已基本形成了以堤防为基础、三峡水库为骨干,其他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及防洪非工程措施相配套的防洪减灾体系。流域现有堤防总长6.4万公里,其中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3900余公里。修建了大中小型水库约5.2万座,总库容约4141亿立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库群。

  建成了长江三峡、汉江丹江口、嘉陵江亭子口、乌江构皮滩等一大批防洪控制性水库,基本完成了流域大型和重点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先后完成一大批蓄滞洪区建设项目,已建和规划安排了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42处,蓄洪容积达589.7亿立方米。

  流域内已建成水文报汛站点接近30000余个,洪水预报方案已覆盖整个流域。

  面对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长江委人总是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成功应对了1954年和1998年流域性大洪水,1981年上游大洪水、2016年中下游大洪水、2017中游型大洪水,2006年川渝大旱和2010年西南大旱等历次水旱灾害,圆满完成了汶川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等多次水利救灾任务,成功处理唐家山堰塞湖、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等险情,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江河安,百业兴。随着治江三阶段任务一步步实施,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长江流域年均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分别减少72%、33%。昔日桀骜不驯、灾害频发的长江已成为一条洪行其道、惠泽人民的安澜巨川,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70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但对长江以及长江两岸人民来说,却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

  三峡等一大批位居世界前列的大型水电工程,每年提供的水电清洁能源约8000亿度,位居世界河流首位,长江之水已化作耀眼的电花照亮大半个中国。

  长江航运快速发展,干线高于2.9米航道水深的通航里程达2809.6公里,年货物运输量达26.9亿吨,居世界内河之首。

  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初步建立,2018年总供水量达到2071.7亿立方米,解决了1.9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流域内灌溉体系基本形成,建成灌区15.6万处,有效灌溉面积达2.45亿亩。

  70年沧海桑田,70年惊世巨变,滚滚东去的长江默默见证了这一切,大江两岸亿万人民不会忘记这一切。

  为党和人民守护好长江,是长江委神圣的职责与使命。多年来,长江委持续推进依法治江,着力构建流域综合管理体系。

  长江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河。治理与保护长江,是长江委神圣的职责与使命。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后,特别是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以来,长江委承担了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范围的水行政管理职能。多年来,长江委持续推进依法治江,着力构建流域综合管理体系。

  ——流域法制建设不断推进。《长江保护法》出台指日可待,《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一批涉水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继颁布实施。

  ——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长江委与有关部门单位、流域各地齐心协力、共襄盛举,合力保护母亲河。统一调度、协调流域8省市长江防汛抗旱;与丹江口库区三省五市建立“5+1”联席会议机制保护中线水源;与三峡集团、交通部长航局、农业部长江办、水利部太湖局、湖北省检察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共同行动协作方案;组织48家单位成立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

  ——流域规划体系不断健全。3次编制或修订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目前已形成以流域综合规划为龙头,主要支流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为骨干,专项规划为补充的流域规划体系。组织编制了44项主要支流湖泊综合规划、29项专业规划以及32项专项规划。

  ——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水平不断提升。包括长江上中游40座控制性水库、46处蓄滞洪区、10处大型重要排江泵站和4处引调水工程在内的100座水工程纳入联合调度,在取得巨大防洪效益的同时,实现了发电、供水、航运、生态、应急等综合效益。

  ——河道采砂管理不断创新。开创了“法律为依托、政府负总责、水利为主导、部门相配合”河道采砂管理的“长江模式”,实现了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由乱到治的根本转变,呈现总体可控、稳定向好的局面。

  ——水行政执法全面强化。开展了一大批声势浩大的综合执法、涉河项目督察,积极协调预防省际水事纠纷,有效维护了母亲河的水事安宁。

  绿色,是长江永恒的底色。在70年治江实践中,长江始终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生态与发展协调,书写人水和谐新篇章。

  早在20世纪50年代,长江委就开始依托水文站点探索性地开展了水化学监测。20世纪70年代,成立了专门的水资源保护机构。在1990年修订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和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委持续提升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丰富完善治江理念和目标。在治江理念上,由开发中保护向保护中发展转变,实现以保护为前提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治江目标上,统筹推进“安澜长江、绿色长江、和谐长江、美丽长江”建设。

  碧波万顷,一泓清水绵延不绝。目前,长江流域已基本建成覆盖长江流域干支流主要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4500多个断面的水环境监测网络,2017年干支流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河长占83.9%,水质总体上保持良好状态。

  山川巨变,春风又绿大江两岸。1989年,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启动,至2013年,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实现了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截至目前,长江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43万平方公里。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自2011年起,长江委连续8年开展三峡等水库生态调度试验,开展了金沙江中游首次圆口铜鱼增殖放流、丹江口水库首次鱼类增殖放流,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作成效初显。

  水尽其用,汩汩清流润泽万民。2011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正式实施。长江委以用水总量控制为目标,以加强重大工程取水许可管理和河流水量分配为抓手,制定了流域重要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完成了全国唯一以流域为单元的汉江试点。

  2016年1月和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长江,明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新时期长江保护与治理指明了方向。长江经济带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长江大保护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为切实履行好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当好长江守护人,长江委及时编制完成《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利专项规划》等重要规划,印发实施《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行动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引领。联合太湖局和流域各省市,对全江6092个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进行逐一核查,一举摸清家底,并开展两轮入河排污口全覆盖督导检查;系统推进长江岸线保护与管理,加快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流域19个省(市、区)河长制基本建立,开展了长江干流岸线保护和利用专项检查行动和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点位排查督导检查,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与保障,掀起了一幅幅共抓长江大保护崭新的时代画卷。

  一片片绿洲如雨后春笋,一项项民生工程惠泽山川,长江委人以浓情厚意书写人水和谐,以生态之笔勾勒美丽长江,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70年间,长江委自身改革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大发展,治江事业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长江委始终坚持“科技立委、人才强委”战略,为治江事业提供强大智力支撑。长江委成立初期,只有职工2600多人,经过70年发展,现有职工1.5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600多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累计入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9人。

  文伏波,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全程参与丹江口、葛洲坝设计、建设,解决了许多重大技术问题;

  郑守仁,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工程设计总工程师,三次挑战长江截流技术极限,以工地为家,被誉为“长江的儿子”;

  钮新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三峡、南水北调中线、乌东德等十余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一代又一代长江委人攻克了一道道世界水利技术天堑,掌握了一批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成功设计了以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工程,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700余项,申请获批各类专利近700项,为中国创造贡献了长江力量。

  “长江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荣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设计”荣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近5年连续摘得菲迪克国际大奖,设计的三峡升船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升船机。

  70年来,长江委建成了集水量、水质、水生态、泥沙于一体的综合站网体系,118个水文中央报汛站率先在全国实行雨量和水位报汛自动化,各类监测站点达6804个,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水利一张图”平台得到广泛应用。

  长江委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成功打造了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6个。其中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1个国家引才引智基地、4个省(部)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水利部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长江源,孕育了伟大的母亲河,探索与保护江源,是长江委几代人的梦想与期盼。1976年、1978年,长江委两次考察江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探清了长江真正的源头,改写了世界江河的排序。

  2010年,长江委人组织了第三次规模江源考察,再次深入这片神圣之地,探寻江源变迁印记,收获了大量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第一手资料。随后,长江委长江科学院连续9年开展江源科考,探索研究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趋势。

  长江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长江委目前与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成立了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积极投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范围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世界水利建设输出了长江智慧。

  长江委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障,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和单位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5家委属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团结、奉献、科学、创新”的长江委精神不断凝练提升。

  回望来路,初心不改;展望前景,使命在肩。长江委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大力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积极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深化“抓保护促发展,补短板强监管”,统筹推进安澜、绿色、和谐、美丽长江建设,当好新时代长江的守护者和长江大保护的先行者,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永远造福子孙万代!

 

  【数读】

  新中国成立4个月后,长江水利委员会于19502月成立。流域现有堤防总长6.4万公里,其中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3900余公里。修建了大中小型水库约5.2万座,总库容约4140亿立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库群。

  先后建成了长江三峡、汉江丹江口、嘉陵江亭子口、乌江构皮滩等一大批防洪控制性水库,已建和规划安排了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42处,蓄洪容积达589.7亿立方米。流域内已建成水文报汛站点近30000余个。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建成通水后解决了京津豫冀4省市5300多万人饮水问题。

  长江航运干线高于2.9米航道水深的通航里程达2809.6公里,年货物运输量达26.9亿吨,居世界内河之首。三峡等一大批位居世界前列的大型水电工程,每年提供的水电清洁能源约8000亿度,位居世界河流首位。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10月1日

杨亚非 周长征 蔡倩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召开流域农村水利水电工作交流会
长江委长江科学院农业水利研究所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郑守仁院士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长江委积极开展2019年网络安全宣传周宣传活动
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展长江干流综合执法检查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