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编号:10120170019
   
         
 
 
         
 
 
 
 
 
【礼赞70年】云南水利70年 铺就云岭大地幸福路
 
分享到:
2019-12-10

  □李坤 曹铮 师晓莹

  从茶马古道的马铃儿响,到新时代的前行号角,云南在“水”中求发展,从“水”中谋创新,描绘着跨越发展的新画卷,谱写着中国梦的云南水利篇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水利建设高潮,水利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利投资高位增长,大批水源工程润泽山乡,饮水安全工程落地解困……通过创新与突破,云南一点点破解“水瓶颈”的制约,带给云岭山乡沧桑巨变与无数惊喜。水利强基础、惠民生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也在如火如荼的水利建设热潮中不断凸显出来。

  聚力兴水 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保障

  一百多条引水渠道,6座小(1)型水库,62台抽水设备,人均灌溉面积0.23亩……这是1949年,云南大地上的水利“资产”。壮丽70年,伴随着云岭高原走过风雨历程,云南水利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将水利从“农业的命脉”放到“国民经济的血液”的战略地位审视与思考,云南省高瞻远瞩地提出把解决水问题作为全省加快发展的头等大事,持之以恒地高位推动云南水利建设发展。

  从1949年到1978年,在“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大办水利”的形势下,云南水利工程建设达到空前规模。一大批骨干水源工程、上百座中型水库投入建设,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体现。

  云南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时空分布极为不均。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丰水的云南面对的是水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布局极不匹配的“水尴尬”。

  2006年,云南省出台了加快水源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意见;2008年与水利部签署了部省共建山区水利发展与改革示范区合作备忘录; 2011年出台“兴水强滇”战略的决定;2012年与水利部签署了加快水利建设战略合作备忘录……一系列的重大水利决策,为云南水利事业的精彩腾跃注入空前强大的动力。

  与此同时,云南创造性地出台了加大财政预算对水利的投入,足额提取征收财政专项水利资金,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等增加水利投入的硬措施,为全省大干水利输送了“强动力”。加快水利建设,切实解决水资源供需突出矛盾的水利建设热潮,在红土高原风起云涌。

  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各类水库6 590座,蓄水总库容134.27亿立方米,耕地灌溉面积189.8万公顷,不断完善的水利设施,逐步形成拦、蓄、引、提、排、灌、供、防的水利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水惠民生 完善工程体系夯实发展基础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十二五”期间,一场持续几年的干旱,让屡陷“干渴”的云南进一步深化对省情、水情的认识。建设云南省供水安全保障网迫在眉睫!这是解决云南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匹配问题的根本举措,是破解云南工程性缺水的迫切需要,更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2016年6月,水利部、云南省政府联合印发《云南省供水安全保障网规划》,一个历时三个“五年计划”的庞大水利工程蓝图就此拉开序幕。

  云南省供水安全保障网包括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骨干扶贫灌溉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工程四类。以滇中引水工程为骨干,以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为依托,以大型水库、中型水库和水系连通工程为支撑,以扶贫灌溉工程为基础,构建一个立体性、综合性和多功能的供水安全保障网。

  截至2019年7月,滇中引水工程5项主体工程标,有23个工作面已动工,占全部工作面的88.46%。除滇中引水工程,全省在建的重点水源工程达337件,在建项目蓄水总库容达32.4亿立方米,投资规模达710亿元。

  按照规划,到2030年,云南供水安全保障网将基本建成,全省16个州市所在城市和重要县城供水保证率提高到97%以上,一般县城供水保证率提高到95%以上。

  骨干水源工程,破解工程性缺水的难题。但另一方面,全省2/3的人口居住在山区,73%的耕地分布在山区,如此量大面广,很难被骨干水源工程全覆盖。

  山区的“水路”在哪里?大山深处,依山而建,顺水而为,村户为战建起的小水池、小水窖、小水渠、小水井等“五小水利”工程,成为解渴山区最管用、农民群众最盼望的工程。

  每天上午11时,香格里拉市建塘镇达拉社农户麒麟扎西,就在自家院里用自来水淘米洗菜,开始为全家的午餐做准备。这样普通的场景,以前在香格里拉的很多地区是不易见到的。通过在原有饮水工程基础上增加蓄水池等办法,麒麟扎西和635位村民成为项目受益者。

  通过创新山区农田水利管理机制,云南建设了一批水源互济互惠、沟渠管网相通的山区“小水网”工程,偏远贫困地区群众没有干净水喝的局面正逐步被终结。

  一张安全可靠的“大水网”,遍布各州市的“小水网”,区域互济的立体性、综合性的水网,在云岭大地呼之欲出。城乡供水体系的逐渐完善,使云南生活生产用水无虞,幸福感有了坚实的水根基。

  改革创新 激活水利发展的活力源泉

  在兴水热潮中,水利改革同步升温。有改革才有突破,有创新才有进步,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水利发展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农田水利改革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大事来抓,勇于探索,积极实践,闯出了一条农田水利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2014年,全国农田水利改革现场会让云南省陆良县引起了全国关注,恨虎坝创新机制试点项目和中坝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的成功探索,让这座被誉为“滇东粮仓”的小县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改革思路,陆良县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初始水权分配机制、水价形成机制、节水激励约束机制、合作社参与机制、社会资本参与机制、田间工程管护机制、国有工程建管机制七项机制,指导建成了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58万亩。

  几年下来,家家都种起了灯盏花、石榴和蔬菜,每年每亩地的纯收入都能增加2 000多元,社员每年也都领到了分红,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各项红利。

  这样的变化不只出现在陆良,在云南大理宾川、楚雄元谋等地,农田水利改革同样生机勃勃。

  云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广农田水利改革试点经验的意见》《关于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先后在陆良县、元谋县召开全省农田水利改革现场推进会,指明改革方向,压实改革责任。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社会力量积极响应。到2018年,全省农田水利改革由原来的两县三试点扩大到129个县520个项目,共吸引社会资本投资48亿元。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43.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468。

  与此同时,农田水利改革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转变,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据统计,2017年实施的254个农田水利改革项目,实现人均增收1 450元,带动了1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当年实现脱贫。

  改革创新打开制约水利良性发展的一道道阀门,把社会资源充分转化为加快水利发展的内生动力。

  回溯70年来云南水利发展的每一步跨越,离不开中央对云南水利的高度重视,背后有着一代代水利人的艰辛付出。

  70年栉风沐雨,水利为云岭大地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依托。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云南水利将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书写更加绚丽壮美的水利乐章,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12月10日

李坤 曹铮 师晓莹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礼赞70年】治水兴湘万象新 ——湖南水利70年发展成就速写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