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推进蓄滞洪区建设管理现代化

发表时间:2025-03-12

  □本报记者 王鹏翔

  “按照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必须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破解蓄滞洪区建设和管理滞后的难题。”全国人大代表、三峡大学校长黄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蓄滞洪区是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御流域洪水中承担着分蓄洪水、削减洪峰的重要任务,是保障流域防洪安全的“底牌”。“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期间,有8处国家蓄滞洪区先后启用。”黄艳说,“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态势,蓄滞洪区作为确保流域防洪安全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更加凸显。”

  目前蓄滞洪区建设较为滞后,工程设施、安全设施不足。同时,蓄滞洪区蓄洪保安的功能定位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旦分洪运用,区内群众转移组织难度大。对此,黄艳提出三方面建议。

  针对地方缺乏建设意愿、蓄滞洪区建设推进难度大的问题,黄艳建议优化审批程序,加快蓄滞洪区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设。比如,结合法律法规的修订,简化前期工作程序,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央资金在蓄滞洪区建设项目中的投入比例等。

  针对蓄滞洪区内居民搬迁安置实施难度大的问题,黄艳建议,统筹人水地关系,建立蓄滞洪区人口外迁长效机制,即加大蓄滞洪区内受洪水威胁区居民迁建工作支持力度,引导蓄滞洪区居民逐步自愿、平稳、有序外迁。

  针对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约束力弱,监管难度大的问题,黄艳建议以法制为引领,强化蓄滞洪区管理法规保障和政策供给,如“一区一策”建立与蓄滞洪区洪水风险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公众参与蓄滞洪区建设管理政策制定和有效监督的机制等。

责任编辑:王瑜 校对:王子月 燕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