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 题 > 新闻专题 > 2025水日水周 > 链接·冰川保护

水利科普 | 冰川保护,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发表时间:2025-03-27

  □本报记者 魏晓雯

  1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启动“2025年国际冰川保护年”。

  3月21日,我们迎来首个“世界冰川日”。

  3月22日,以“冰川保护”为主题的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纪念活动在世界各地开展。

  系列活动再次将世界目光聚焦于维系全球水安全的关键议题——冰川保护。

  冰川不仅是“固体水库”,更是维系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其消融速度的加快已逐渐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近年的科普中,人们渐渐意识到了保护冰川的紧迫性,但恐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冰川保护仍是一个陌生概念。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全世界冰川总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1%,储水量估算约2406.41万立方千米,占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68.7%,如果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将升高70米左右……

  “2023年全球冰川损失了1.2米冰水当量,是自195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损失量。”——来自世界气象组织的调查数据触目惊心。2009年,位于安第斯山脉的恰卡塔雅冰川消失;2023年,委内瑞拉失去了最后一座冰川——拉科罗纳冰川。过去20年来,欧洲中部损失了39%的冰川。预计到2100年,若升温4摄氏度,全球超过80%的冰川都将消失。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学者开始行动,他们走进喜马拉雅山区,走到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走入阿拉斯加、冰岛和喀喇昆仑……发起了一场场与时间的赛跑,拯救着珍贵的冰川资源。

  冰川消融意味着什么?

  地球约有七成的淡水以雪或冰的形式存在,伴随气温升高,大量冰川融水进入水循环,打破了原有的循环模式,成为全球水安全的重要威胁。

  冰川为全球超过一半的人类提供淡水。随着它们的消退,下游的水资源供应量和水质正在发生改变。南美洲秘鲁的圣塔河流域是全球冰川融水贡献率最高的水文流域之一。该流域高度依赖冰川融水来支撑农业和城市用水,但随着冰川萎缩,长期流量减少,危机已经显现。

  全球约有11亿人口居住于山区,另有20亿人口居住于河流下游,他们直接依赖高山冰雪融水维持日常饮水、工农业用水和生态系统运转。全球变暖正在加速冰川融化、减少积雪覆盖、增加永久冻土解冻,并引发更多极端降雨事件和自然灾害。山区径流量将变得更加不稳定、不确定且多变。洪水和枯水期的时间和流量的变化、侵蚀加剧和泥沙负荷的增加,都将从水量、水质和时间分布上影响下游的水资源。

  此外,气温升高、冰川消退、永久冻土解冻和降水模式变化等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增加洪水和山体滑坡风险。与这些风险相关的灾害,如山洪泥石流、雪崩、岩崩和冰崩、堰塞湖溃决洪水和冰川湖溃决洪水等,都会对居民社区、野生动物和基础设施构成重大威胁。

  作为地球历史的“时间胶囊”,冰川为科学家提供了有关历史气候模式、大气成分甚至数千年间人类活动的宝贵数据。“保护冰川是人类最紧迫的挑战之一。这些古老的冰层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是数十亿人的生命之源,也是许多人的文化圣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说。

  冰川消融无法阻止,只能减缓

  “融化的冰川威胁着数百万人的长期用水安全,国际冰川保护年必须向世界敲响警钟。”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绍洛说。

  2025年国际冰川保护年重点关注五大关键领域:一是扩展全球冰川监测系统以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二是开发冰川相关灾害的早期预警系统,三是开展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四是保护与冰川相关的文化遗产,五是让年轻人参与冰川保护工作和气候行动。

  近年来,为了减缓冰川消退,人类正尝试通过多种创新技术进行干预。例如,欧洲国家及中国等地的研究团队尝试在冰川表面铺设保护膜以减缓融化速度。还有地方利用人工增雪技术增加积雪覆盖,提高地表反照率。不过,这些项目的可推广性、可持续性仍存争议,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

  2024年发布的全球冰川消亡名单,选择了18条即将消融殆尽且极具科研及社会经济价值的冰川为代表,向全球展示冰川的剧烈变化和保护的紧迫性。“达古冰川”作为中国唯一冰川被列入其中。

  自2020年中国科学家在达古冰川开展全国首次“冰川盖被子”实验以来,达古冰川保护材料和科研技术不断升级,冰川消融减缓厚度由1米提升至2.3米,保护效果日益显著。2025年,达古冰川将继续深化冰川保护实验,并推动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为全球冰川保护提供示范案例。

  除了保护措施,对冰川的同步监测同样重要。目前,无人机与卫星遥感已成为精准监测的“千里眼”。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更高效、更全面地监测冰川的变化。无人机可以在低空对冰川进行近距离观测,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和数据。

  “只有迅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才能拯救冰川和依赖冰川而存在的生物多样性。”奥德蕾·阿祖莱表示。当前,全球平均气温仍呈现上升趋势。在2025年国际冰川保护年,联合国将动员各国政府、科研机构、私营部门组织和民间社会组织紧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实施有效的适应战略。对于个人来说,要尽量减少碳排放足迹。

  正如《2025年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执行摘要结束语所说:“山中出万物,皆非山中留。水道或陆路,我等居下游。”无论身处何处,我们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冰川消融的影响,各国应立即行动、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地球“水塔”,守护人类的未来。

作者:魏晓雯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