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平黄河河务局:大河澎湃 冀望未来
梯子坝
□通讯员 刘潭
奔腾河水向东流,气象万千满目新。
5年来,山东邹平黄河河务局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展底色绿意更浓,黄河文化焕发新生,人河城自然和谐的新气象扑面而来。
淤背区绿化提升
聚焦主责,工程面貌展新颜
仲秋时节,举目远望,锦绣斑斓的秋色,在黄河两岸徐徐铺展。傍晚时分,在梯子坝头,眼前大河奔流,远望云蒸霞蔚,黄河已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城河相融新画卷正在绘就。
开展防汛抢险实战演练
“黄河宁,天下平。”邹平黄河河务局始终把黄河防汛作为第一要务,与地方政府共同凝聚起战胜洪水强大力量,打赢2021年秋汛洪水攻坚战,实现了黄河岁岁安澜;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及时修订防洪预案,落实各项度汛措施;面对防汛新形势,先后组织十六镇街分批到黄河开展防汛抢险实战演练,组织群防队伍5000余人实名制开展巡堤查险模拟演练,真正实现了群防队伍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督促市防指联合相关部门对十六镇街防汛物料按照防汛预案要求进行全面核查落实,防汛保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邹平黄河河务局高标准完成“十四五”防洪工程,张桥闸改建工程率先在山东河务局内完成渠道通水验收,为保地方农灌发挥积极作用;积极推进淤背区绿化提升874亩,建成两处郊野公园,初步实现工程管理提档升级,连续24年保持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称号。
5年来,邹平黄河河务局始终坚持以保障黄河水安全为本底,加快构建抵御洪水灾害防线,积极构建“无违河湖”,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全力书写着经济与生态共荣、发展与保护并进的生动图景。
智慧治河,管理效能促发展
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5年来,“治黄新一线”“三个全覆盖”“两化建设”等实施,有效提升了治黄能力现代化水平。
“拿出无人机,点开一键巡查,十几分钟就可以巡查一圈。”台子管理段职工刘刚一边操作无人机一边说道。
随着“三个全覆盖”各项功能应用的深入挖掘,邹平黄河河务局完成铺设光纤36公里,建设更新沿河视频监控点78处,多个科技创新项目获黄委和山东黄河河务局表彰,初步实现河道巡查数字化、现代化、智慧化,与防汛查险、水行政执法、工程管理、安全生产等治黄业务深度融合,为邹平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抛投柳石枕
守正创新,治黄文化焕光彩
持续讲好黄河故事,要守正创新,不断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沿着黄河去码头”全国自行车精英赛的终点及颁奖仪式设在梯子坝广场;半程国际马拉松赛,邹平黄河堤防工程是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届“黄河一脉”全国书画邀请展启动仪式在梯子坝顺利举办……5年来,邹平黄河河务局先后承揽全国性重大活动赛事5场,年接待市民5万人次以上,多次接待黄河系统内外参观学习,邹平黄河的社会影响力大大提升。
齐东古城遗址黄河文化园内古城模型鸟瞰
5年来,邹平黄河河务局以“大河忧乐,长福邹平”文化品牌为建设目标,精心打造“邹平梯子坝治黄文化主题园”。首批“山东黄河文化建设示范点”“治黄工程与黄河文化融合示范点”培育对象——齐东古城遗址黄河文化园被确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四点一线的黄河文化网络在邹平黄河铺展开来,实现了黄河文化在工程上全覆盖,实现了水工程与水文化的深度融合。
大河澎湃,不舍昼夜;实干筑梦,气象日新。
邹平黄河河务局将进一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奋力开创邹平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4年9月24日
作者:刘潭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