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 题 > 新闻专题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⑩ | 守护汉江之源

发表时间:2024-06-25

  □记者 张佳鑫


  202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迎来通水10周年,工程已为京津冀豫沿线26座城市输水近650亿立方米,受水区居民喝的每一杯水,都离不开水源地的精心呵护。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汉源街道汉水源村,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刻有“汉江源”三个大红字的石头旁蜿蜒流淌,它就是玉带河,汉江的源头。


  远处,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人在小溪边忙碌着。走近看,他们正拿着夹子捡拾空矿泉水瓶等杂物。


黎红梅和志愿服务队同事协力清理河边垃圾 本报记者 张佳鑫

 

  “我们是宁强县摄影艺术协会的志愿服务队,经常来河边做公益活动。”35岁的黎红梅说,这一带地势陡,机械无法到达,顺手帮保洁人员把垃圾桶清空。行进路上,年过古稀的老人、还在上幼儿园的儿童、制服统一的志愿者,都时不时会来河边或山路上清理垃圾。


  “做好事,心里高兴。”“给孩子做榜样,培养他们从小做公益。”“大家受益于河流,也有义务保护河流。”……他们都不约而同维护着河流健康。


  “过去几十年,我爷爷辈的张邦贵老人,每天志愿沿河岸捡拾垃圾,感动着身边人2019年老人离世后,父亲和我接过了‘接力棒’。我也经常带着上初中的儿子来,让保护汉江源头的行动成为家风。”几代居住于此的村民张继荣告诉记者。多年如一日,这位“民间河长”坚持巡河,即便在冬季,也穿着雨鞋在河里打捞漂浮物——保护河流那颗炽热的心使他无惧冰冷的河水。


  近年来,汉水源村实施退耕还林等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禁止规模养殖、禁止伐木、禁止引入污染企业,全力保障水源地生态环境。


  村民们自发巡河护河,虽然是义务劳动,但是他们会“算大账”,环境改善后游客多了,村里每家收入保障,这个义务劳动值得。


  “我们沿河建设400余亩生态茶园既涵养水源也带动农民就业,同时鼓励居民经营‘农家乐’,现在游客非常多。”汉水源村党支部书记王光俊说,居民们虽然不从事过去的木耳与香菇种植、牲畜养殖等工作,但能向“绿”要“金”,已经尝到了甜头。


  “我也是一名村级河长,每月专门巡河4次,沿着9000多米长的河道来回走两三个小时,遇到问题立刻解决、上报。”王光俊说。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宁强县设置县、村三级河湖长310名、河湖警长24名,以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为抓手,以河湖治理项目为牵引,全力抓好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断面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汉中始终把保护汉江流域水质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游客们在天汉湿地公园拍照 本报记者 张佳鑫

 

  位于汉江汉中中心城区段的天汉湿地公园,是以“两闸蓄水、三桥贯连”形成的水利风景区,建成面积7.5平方公里。公园成为守护一江清水的“生态卫士”。


  “在美丽的汉水边锻炼身体,欣赏美景,拍拍照,太幸福了。”正在美景中拍照合影的徐林芝说。今年40多岁的她从小就在附近生活,回忆起多年前的此地,她摆摆手说,都是荒滩和杂草,水质也很差,不堪回首。


  “近年来,天汉湿地公园实施柔性治水,最大程度保留汉江原生态岸线风貌。”汉中市一江两岸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闫晓明介绍,现在公园建立了良好的生态系统,降水和地表径流经过层层截流、过滤和净化后在汉江流淌。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开展综合执法,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生态流量稳定,加快实施全域生态修复……汉中市坚持系统整治,守护一江净水。


  “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汉中人民使命更是骄傲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4年6月25日

作者:张佳鑫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