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水的故事:“牛粪金花”李春喜
发表时间:2025-08-14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本报记者 滕红真
7月28日,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上寺村,一处农家小院清清爽爽,傍晚的微风吹拂在李春喜身上。
作为顺风洱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畜禽粪便收集员,李春喜荣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9年前,这位村民口中的“春喜孃孃”,委屈得哭过。她穿着干净衣服去吃酒席,凳子还未坐热,同桌的人嫌“有味儿”,竟纷纷离席。连儿子也曾担忧:“妈,咱家怕是讨不到媳妇了……”为了生计,她辗转难眠。
去年,因胳膊受伤,她无法挑动每日3吨重的分量。这一次,老公和两个儿子主动扛起铁锹和扁担。她望着家人的背影哭了,被晒伤的脸上带着几分羞涩:“不是难受,是高兴得哭哩!”
从委屈到高兴,这条艰辛的路,“牛粪金花”走得深一脚浅一脚。
9年来,李春喜日复一日与粪便为伴,每天收集近200桶,一周内收集完126户农户家,磨坏200多副防滑手套,行程达3.7万余公里,累计收集畜禽粪便超1万吨……
当年只有6户乡亲的试探性托付,如今化作73户村民把家门钥匙放心交管。曾如浓茶般的凤羽河水,也变回了清亮模样。
“凤羽河从家门前流过,汇入洱海,如果牛粪没有人收,像之前一样堆在沟边,下雨就会冲进河里,洱海就会受到污染。”每年春节过后,她都跟随公司组织的参观活动去看洱海。望着日益澄澈的水流,那自豪便从心底满溢:“我非常高兴!真没想到,小小的我还能做一份贡献。”
慢慢地,她再也闻不到身上的臭味了。相反,眼看着家乡从臭气熏天变为慢城农庄、旅游热门地,她挑牛粪的劲头更足了。
从挑起生计的扁担到扛起护水的重担,李春喜说:“奖章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属于无数个‘李春喜’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我只要活儿没干完,心里就不踏实。我想一直干到自己干不动的那天。”李春喜话音刚落,远处群山下,落日露出红色余光。明天,那轮红日自会升起,而那坚韧的身影,仍将迎着晨曦,驾驶三轮车继续出发……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8月14日
责任编辑:罗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