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编号:10120170019
   
         
 
 
         
 
 
 
 
 
西海固的幸福日子
 
分享到:
2020-11-21
 

  □本报记者 李顺卿 李先明 席晶 孟砚岷

  有水的日子就是幸福的日子。伸手拧开水龙头,干净、稳定的自来水涌出水管,74岁的草庙乡新洼村村民何建德喜不自胜:“祖祖辈辈吃水难、吃水苦,如今盼来了幸福水!”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宁夏回族自治区紧盯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硬指标,因地制宜推进自来水入户、建集中供水点、分散式供水,着力补齐农村饮水安全短板。从翻山越岭十几里驴驮肩扛车拉到自来水管入户,从喝高氟水苦咸水引发各种地方病到喝上水厂净化处理达标的安全水,“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挥别了延续千百年的饮水苦难史。

  水之困:毛驴驮水日子苦

  西海固有一句俗语:喝一口水,眼泪汪汪;饮一瓢水,就是天堂。

  “过去吃水苦得很,要到邻近沟道里去驮水。要等到夜里十一二点以后,本村人取完了才拉。来回光路程就得两三个钟头!”老人的记忆里,叠印着木桶、铁桶、汽油桶的盛水器具变迁和毛驴的无奈跋涉。

  西海固地区属六盘山集中连片贫困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于一体,长期以来因水而贫、因水而困,被冠以“苦瘠甲天下”“人类不宜生存的地方”。

  固原市彭阳县沟壑纵横、生态脆弱,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35立方米,是全国人均的1/23。“春种一摞子,夏收一抱子,秋打一帽子”是上世纪当地群众苦涩生活的真实写照。没有雨雪的时候,村民需要到离家十里路的沟里打水,整天为了吃水来回折腾,劳力常年被“拴”在水桶上,守着一滩苦水,守着一辈子的贫困。喝上一口甘冽的甜水,成了当地农民世世代代的梦想。

  2016年,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工程建成。这项历经40年“四上三下”的饮水工程,从274公里外、经15级扬水,将黄河水引入彭阳县的自来水管,覆盖城乡76%的人口,彻底解决了西海固4县(区)114万城乡居民没有稳定水源的问题。

  从“十三五”开始,宁夏以脱贫攻坚为重点,开展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中央资金重点向海原、西吉等“五县一片”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支持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建成集中供水工程486处、分散供水工程5000余处,基本解决了自治区43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对362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了巩固提升,13个重点县(区)22.75万人彻底告别了苦咸水。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贫困群众实现了“喝上水、喝好水”的历史性跨越,有力保障了宁夏26.5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0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盐池、同心等8个县(区)在2019年脱贫摘帽,深度贫困县西吉县将在2020年年底前脱贫摘帽。

  水之甜:“云端花开”润民心

  “彭阳县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一些山头就住几户人家。水池在山上,泵在山下,该放多少水往往凭经验,有时水溢出来还会把百姓的地给淹了。”彭阳县农村饮水管理总站站长张文科说。城里的管道压力等级平均在0.6~0.8兆帕,而农村最高处要达到4兆帕,一旦爆管,损失严重。

  怎么办?彭阳县加快探索“互联网+人饮”管理模式,特别是2016年实施了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链条智能化改造,并对供水管理服务体制进行系统改革,城乡居民用水实现“同源、同质、同网、同价”,破解了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对入户管材进行更换、延伸的同时,又对全县人饮泵站、蓄水池、管网等进行了信息化改造,为农户配装智能水表,实现了从水源、泵站、蓄水池、管网到用水户的全程自动监测控制,同时实现了电脑、手机等远程监测、控制及智能化管理。

  “自从2015年通上自来水后就没断过。安全便利,搞养殖心里也踏实。而且现在能用手机扫码交水费,特别方便。”草庙乡赵新庄养牛专业户曹建雄打开手机微信里的“彭阳智慧人饮”公众号,点击进入“我的用水”后,用水分析、实时水量等一目了然。

  在“彭阳人饮工程管理系统”调度中心的电子显示屏上,全县人饮总体建设情况、用水总量以及每户水费计收等情况清晰可见。所有泵站、监测点、蓄水池、联户表井均在分布图上显示,随便点开一个,即可看到实时视频监控。

  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让彭阳县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水平大大提升:运维人力减少了大半;管网漏损率由35%降至12%,年节约水量20%;水费收缴率从60%提高到99%。

  农村群众和县城居民喝上了“同源、同网、同质、同价”稳定安全的自来水,彭阳县在宁夏率先实现了城乡供水公共服务均等化。2020年,水利部确定该模式为智慧水利先行先试典型案例,并同意宁夏开展“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建设。

  “随时查看用水信息,喝放心水,交明白钱,我们山沟沟里的老百姓比一些城里人还高级呢。”曹建雄一脸喜悦。

  水之福:美丽山村绽新颜

  彭阳变美了。深秋,中国北方最美梯田金鸡坪上,成片花木交织出一幅美丽画卷。金鸡坪下,一排蓝顶羊棚非常抢眼。紧挨着羊棚的一条水泥砌成的饮水槽里,注满了干净的自来水。

  草庙乡新洼村新庄队过去是彭阳县挂了号的穷村子。和西海固其他地方一样,由于缺水,当地群众仅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不屈服命运安排的何志文尽管看中了肉牛养殖,可缺水和饲料不足让他一筹莫展。

  20多年来,旱耕地靠天吃饭,全家的主要收入花在了买水上,每年一千多元的开支让他的日子捉襟见肘。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农家,也带来了崭新气象。他贷了款,买回5头小牛。一个月下来,水的开支比过去节省了80%,还腾出了一个劳动力。有了新承包的30亩地,7头膘肥体壮的肉牛年底可带来8万元的收入。

  买回了皮卡,盖起了瓦房,用上了太阳能……一年前还是全村贫中之贫的何志文脱贫了,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新洼村有一半的村民都盖起了牛棚羊棚。靠养殖,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左右。

  自来水流进农家院,方便了群众生活,促进了养殖业等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畜牧养殖稳定达到230万羊单位,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2019年4月,彭阳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盐池县养羊、隆德县养牛、海原县种植庭院香水梨、泾源县发展乡村旅游等,这些因水而兴的产业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收入,为宁夏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以中南部、银川都市圈等骨干供水工程为主体,西海固通过管网延伸,新建、改造、联通、整合、消缺、提标,建设输配水和入户管网,实现了供水管网城乡打通、县县连通、区域互通,“覆盖全域、城乡一体、南北调配、丰枯互济”城乡供水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水罐、水窖、拉水车“退休”了,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机和抽水马桶“上岗”了。房前屋后栽花种果,庭院经济和家庭养殖业应运而生,人居环境日益改善,村容村貌和老百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涓涓清泉流进千家万户,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百姓心头。六盘山下,“幸福水”浇灌着无尽的小康梦想,西海固在小康路上正快马加鞭。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11月21日

李顺卿 李先明 席晶 孟砚岷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西海固的幸福日子
宁夏水土保持流失面积10年减幅19%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渝河示范河湖建设通过水利部验收
宁夏盐环定扬水实现梯级泵站联合控制
渠水悠悠 旱塬焕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