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平强专业合作社组织专家深入农田指导春耕生产
中国水利网站2月28日讯 “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扶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防汛抗旱专业队、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这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最新战略部署。
2月25日,为备战即将到来的大春农业灌溉工作,绵阳市三台县石安镇末节水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收水费、建账本到清理淤泥、安排施工,用水协会虽小,却事事关乎当地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的大局。
“农村劳动积累工、劳动义务工2005年取消,农村小型水利建管无人负责,用水协会建立的初衷是弥补这方面的缺失。”四川省农水局灌区处副处长周永清介绍说。
四川省农水局灌区处提供的基层报表数据显示,全省用水协会有6000多个,服务覆盖1400多万亩的灌溉面积,占全省全部灌面的40%。简阳龙泉山灌区、绵阳武引灌区的用水协会在组织机构、管理章程、财务制度、工程的建设和管护上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从基层运作情况来看,用水协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基层水工程管理主体缺位的难题,强化了农村水利投入,用水矛盾和水事纠纷得到有效解决。”三台县水务局党政办副主任陈凤琼评价道。
三台石安的德胜村,该村用水协会成立于2013年7月,成立时间不长,但会长杨福雄凭借多年担任村主任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了一条“管用分离”的财务制度。“花钱的人不能管钱,村委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本村人吴万安管账,他不是村干部,也不是党员,能避嫌,并起到监督作用。”杨福雄说。
当然钱也不在吴万安手中,石安镇镇长刘春华介绍道:“村、镇都建立了项目的财政专用账户,村里的钱筹起来后打到镇上账户。用钱时,要经过用水协会申请,村理财小组审议,再由镇政府项目办主任核实,镇领导签字同意了才能下拨筹集的水利建设资金。最后,由用水协会的专门账户支付给施工方。”
每笔钱的去向都有记录。不仅如此,杨福雄还把明细贴在公示栏,并打印成单子每户分发,把监督的主动权交给村民。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