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编号:10120170019
   
         
 
 
         
 
 
 
 
 
开展适应性水资源综合管理 提高流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访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理事陈进
 
分享到:
2022-11-24
 

  □本报记者 魏晓雯

  问: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正经历怎样的发展过程,带来哪些影响?

  陈进:今年长江流域干旱经历了从气象干旱到水文干旱、农业干旱的过程。2022年6月以来,长江上游重庆及中下游地区出现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综合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高温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2022年7—8月,长江中下游及川渝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两至八成,高温热浪及气象干旱显著。

  在持续的气象干旱作用下,水文干旱和农业干旱逐渐显现。今年8—9月,长江流域由于降雨少,长期高温导致蒸发量大增,使江河来水偏少两至八成,导致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5~6米。总体来看,今年夏秋季节,长江中下游出现明显的水文干旱和农业干旱,虽然区域旱情严重,但由于流域抗旱能力提高,旱灾基本可控。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仍将持续或发展,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水库调度、最大程度用好水资源,同时也需要企业和公众持续开展节水行动,共同应对旱情挑战。

  根据以往抗旱经验及2022年干旱发展趋势,干旱将带来四点影响:一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象干旱一般随后就会出现农业干旱,而水文干旱出现会直接影响水库蓄水和存水,影响到灌溉工程作用的发挥。二是对部分严重干旱地区饮水的影响。尤其是持续高温少雨导致部分以小型水库或山泉水、溪流水作为水源的分散供水工程水源枯竭,部分山丘区群众供水受到一定影响。三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长江流域持续干旱打乱了正常的水文节律,生态流量保障率下降,影响水体自净功能,给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带来显著影响,河湖湿地水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四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2022年的高温热浪和干旱复合极端事件,导致长江流域多地发生森林火警和能源供应紧张。随着旱情的发展,一般工业用水会受到影响,此外,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在持续干旱发生时,给水源区供水安全保障带来影响。

  问:长江流域历史上是否经常出现干旱?2022年长江流域出现的“汛期反枯”是否罕见?

  陈进:长江流域干旱具有周期性特点,根据15世纪到20世纪之间的500多年历史资料统计,长江流域发生重旱以上事件平均7~8年一次;中下游地区发生极旱频率大于上游,大约23~27年一次;上游大约65年一次。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发生重旱及极旱的年份分别为1959年、1978年、2006年和2011年。从发生时间看,最常见是夏秋连旱,其次是春夏连旱。长江流域传统的干旱缺水地区主要在四川盆地、滇中地区、黔中地区、湖南衡邵地区、江西赣南地区、汉江唐白河地区和湖北鄂北岗地等。

  到目前为止,2022年出现的“汛期反枯”“盛夏枯水”并不罕见,1978年和2006年都出现过,2022年干旱最大的特点是多地连续高温天数和强度创历史记录。据悉,2022年欧洲和其他区域同时发生极端高温和干旱,是500年来最严重干旱。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这种态势将愈来愈频繁,未来长江流域干旱发生频次和强度将愈来愈强,对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影响也将愈来愈显著。

  问:目前长江流域抗旱能力达到何种水平?

  陈进:虽然干旱周期性出现,但有数据表明,长江流域旱灾损失占GDP比重逐渐下降,原因是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大规模的水网及水利工程建设,长江流域抵御干旱能力显著提高。其中,主要取决于水网和水利工程体系、农业生产水平和抗旱组织能力,以及城镇乡村供水能力。

  在农业抗旱能力方面,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灌溉发展不均衡,抗旱能力相差较大(上游地区灌溉率为31%,中游地区灌溉率为59%,下游地区灌溉率达75%,其中长三角地区灌溉率达到90%以上),针对长江流域传统干旱地区,国家及地方在近10年已经建成或者在建一大批引调水及灌溉工程,如南水北调中线(解决南阳地区缺水),四川亭子口灌区(解决川东地区缺水)、向家坝灌区(解决川西缺水),都江堰扩灌、武都引水、长征渠引水工程(解决四川盆地缺水),贵州黔中水利工程(解决贵阳等黔中地区缺水),云南滇中调水和引漾入洱工程,湖北鄂北调水工程,安徽引江济淮工程等等,上述工程完成以后,基本解决了长江流域传统的干旱地区缺水问题,农业及农村抗旱能力将大幅度提高。

  在城镇乡村供水能力方面,长江流域大中型城市基本都沿着大江大河而成,95%以上通过蓄水、引水、提水工程使用地表水。目前向城镇供水的水库都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城市取水水位具有较大的安全系数,取水保证率较高,即使出现2006年和2022年“汛期反枯”现象,一般不会对城市供水产生显著影响。此外,长江中下游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且埋深较浅,抗旱打井补水,挖掘地下水潜力,也是有效的应急措施。

  问:长江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呈现怎样的特点?

  陈进:长江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主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变化趋势的影响又可从长周期和短周期两方面来看。

  从长周期气候变化(百年及以上尺度)来看,长江流域水文干旱事件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从15世纪到现在,长江流域平均每1.8年发生一次干旱,每7.8年发生一次严重干旱。

  从短周期气候变化来看,根据长江流域167个雨量站1951—2017年的逐月降水数据可知,长江流域年平均降水深度均呈现减少趋势,其中长江上游减少程度大于长江中下游;对于汛期降水而言,长江中下游显著性增加,而长江上游却显著性减少;长江流域降水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向长江中下游集中的趋势;长江流域及中下游降水在时间分布上均存在向汛期集中的趋势,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明显。

  在人类活动影响方面,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节水力度加强,长江流域用水变化趋于稳定,不会显著增加。跨流域引调水未来20年将维持在550亿立方米左右。

  问: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如何科学应对流域旱情?

  陈进: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范围内的干旱以及高温热浪等复合极端事件呈现多发频发态势,给区域水资源管理、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特大干旱事件受自然和人为等多种因素扰动,其形成、变化和发展机制十分复杂,其预警预报与风险管理是当前防灾减灾的薄弱环节之一。

  具体到长江流域,应对极端干旱灾害风险需要认真审视长江流域水利工程抗旱能力存在哪些短板,防洪与抗旱能否兼顾,长江及主要支流水库群可调节库容是否不足等,要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采取适应性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策略。

  加强长江旱情监测与预警预测,制定应对极端水文事件的应急措施和方案。建立集合气象、水利、农业、应急等各方面信息的旱情监测、模拟、预警及评估分析系统;建立抗旱风险管理体系,完善抗旱应急预案和措施。

  加强全流域水利工程联合调控,长江遇枯水年需在严格需求管理基础上,适当控制跨流域引调水量,长江中下游也需适当控制引江水量。将防洪与抗旱结合,发挥大型水库调控能力、中小水库供水灌溉潜力;科学评估不同类型水库抬高汛限水位带来的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发挥工程措施提高抗旱能力,发挥非工程措施减少旱灾损失作用。山丘区应重视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作用,通过打水井、淘山泉、建移动抽水设施,解决偏远山丘区用水问题,同时大力推广农业保险和抗旱保险等非工程措施。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抗旱减灾风险管理体系。目前抗旱、节水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总体来说,一般丰水年和平水年,长江流域不缺水量,缺的是好水,节水治污是解决大部分地区缺水的主要方向。此外,也需要建立或者完善旱灾监测和评价等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抗旱应急预案,科学设立旱灾补偿标准。

  加强特大干旱预警预测科技能力,推动信息共享机制。重点支持提升干旱预警预测精度和能力的科技创新。及时发布旱情发展信息,发挥权威机构和专家作用,加强干旱及抗旱知识科普宣传,及时解读和回应社会和公众关注的问题,推进干旱灾害防御社会化,强化文化建设、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全社会对干旱灾害尤其是严重乃至极端干旱灾害的防御能力、承受能力、应急反应与恢复重建能力,有效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11月24日

魏晓雯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推进水权交易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
水资源统一调度效益显著 流域治理管理能力提升
第一批省级水资源调度名录印发与备案工作全面完成
水利部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
水利部印发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的意见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