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专家介绍情况

磨刀门位置图

珠海大桥
本站11月30日讯(记者吕娜 谢群)11月29日,参加第二届河口海岸国际研讨会的代表按照会议安排对珠江河口虎门和磨刀门进行了考察。
虎门是广州—虎门出海水道的出口,纳东江、流溪河水系和沙湾水道的水沙,注入伶仃洋。广州—虎门出海水道由黄埔水道、狮子洋和虎门出海水道组成。水道河宽1100米至2600米,平均水深9.10米至11.02米,目前通航能力达到3.5万吨。虎门的水流含沙量低,河床冲淤稳定,是兴建深水港口馒头的天然优良水域,口门内两岸已经建设多座深水港口码头。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广州—虎门出海水道整治规划报告》,制定了规划治导线,严格控制两岸工程占用水道,制定了水道两岸重要堤防的防洪(防潮)标准,以充分发挥其行洪、纳潮、排水、航运等多项功能。
磨刀门是珠江主要的出海口门,其泄洪及输沙量为珠江河口八大口门之冠,泄洪量占珠江河口总量的28.3%,输沙量占33%,是较典型的强径弱潮口门。治理前口门自然延伸,口门外浅海区洲滩重叠,泄洪不畅,航道淤浅,河槽不稳定且地方部门的自发围垦活动较多。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自1982年开始磨刀门规划治理工作,为此进行了大量水地形测量和水文、泥沙测验。通过治理反复论证比较,于1986年提出了《珠江磨刀门口门治理开发工程规划报告》。磨刀门口门治理规划方案是使浅海区形成一主一支的口门延伸格局,以磨刀门水道为排洪纳潮干道,以洪湾水道作为西江出海航道通道并承担部分排洪任务,西侧规划白龙河作为西区排水干道。按照规划,治理完成后,磨刀门水道将向南延伸15公里,结合口门治理可开发利用约20万亩滩涂。如今磨刀门治理工程已经初具规模。口门治理后,为珠海和澳门供水工程提供良好的原水供应条件。根据磨刀门具体情况,目前珠江委与广东省正在分阶段实施口门治理工程,包括主干道疏浚和丁坝修竹,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6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