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谭铁安 文/图
来到湖南长沙市望城区,再不见“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城滨水,水护城,城水相依,相映成趣。
近年来,望城区不断建立健全水利水务投融资体制机制,以资源为载体,项目建设为抓手,进行融资开发,反哺水利防洪及城市建设,走出了一条“以水治水,兴水活水”的新路子。
抢抓机遇
河道治理显生机
2011年5月望城区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成为长沙市的新城区,同时被纳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核心区。在崭新的理念和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望城区以水利建投为投融资主体,储备策划、成功运作了一批项目,近两年来,累计实现融资17.4亿元。
今年7月,省水利厅、财政厅组织公开遴选,望城区成功申报国家中小河流治理综合整治项目,上级财政给予2.2亿元的项目投入资金。
高矶头原本是一个杂草丛生的滩涂,水利部门通过与长沙创普集团联合实施了高矶头河道整治,合作开发“汀湘十里”项目,实现融资1.69亿元,使高矶头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现代都市。此外,水利部门通过与房产公司洽谈,实现融资11.38亿元,实施白菜湖河道综合治理,通过河滩开发,腾出土地,回报城市防洪,成为城市防洪融资的一条重要途径。
防洪保安
区域经济大发展
借势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东风,望城区打破传统水利投融资体制,创新发展理念,实现了防洪能力大提升,民生水利大发展,生态环境大改观。
近年来,望城水务事业高歌猛进,从2006年至今,已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9.64亿元,以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为重点,先后实施了苏蓼垸除险加固、大众垸团头湖堤身加固、马桥河防洪整治、大众垸防汛抗旱骨干沟渠建设议案工程等重点防洪工程,完成了胜利垸、同福垸标准堤防建设,实现了潇湘大道北延伸至三叉矶大桥项目与城市防洪工程的对接。同时实施了28处安全饮水工程、7处水利血防工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利保障。
依托古冲水库、白鹤水库、团头湖等水利资源,该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特种水产等项目,实现了水利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实施长沙铜官窑彩陶溪、乔口柳林湖、新康戏乡等开发项目的水利整治,促进了水利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美化,推动了水利建设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和发展。通过城区斑马湖和南湖景区建设,配套完善文化广场和洗心禅寺水利设施,开了水利融资参与城市基础建设的先河,翻开了水利建设拓展城市发展领域的新篇章。
“打捆”投入
社会参与热情高
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水利建设的参与热情,同样是望城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望城区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整合资金、整体推进”的治水理念,改革“财政补助+农民集资投劳”的水利传统投入机制,出台了《望城区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管理办法》,将水利专项资金、水利项目融资、群众“一事一议”集资与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血防”水利项目、以工代赈资金、重点工程建设的水利补偿、社会捐资等进行“打捆”投入,激发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热情。
2011年望城区加大大众垸防汛抗旱骨干沟渠建设,区人民政府投入3000万元,撬动民间资金6.8亿元,将望城水务事业发展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