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占波 通讯员 赵仁宪
近年来,在国家银根紧缩、上级资金补助和社会筹资不能满足域内水利建设实际资金需求的严峻形势下,如何破解投融资难题,推动水利加快发展?重庆市綦江区大力探索和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搭建水利投融资平台,落实保障性政策,加强银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水利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据该区水务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刘永介绍,该区根据中央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要求,结合域内水利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5年时间将投入水利资金100亿元,全面推进水利建设大会战,从根本上改善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状况。
在这100亿元资金的投入分配方面,包括争取中央和市级政府性投入20亿元,通过区财政投入和区政府直属的重庆南州水务集团公司融资投入60亿元,吸引社会资金投入15亿元,依靠镇街投入及群众投入5亿元。从以上投入数字不难看出,融资投入已成为该区水利投入的重要渠道。
抓平台建设成为第一要务。2010年8月,綦江区根据水利建设和发展需要,由区人民政府组建成立了重庆市南州水务(集团)公司,作为水利建设融资平台和建设主体,主要承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利水电综合经营、土地储备与地产开发等职能。短短两年时间,公司通过对优良发电资产、水厂资产、水库资产以及土地资产的整合,其注册资金由成立之初的1.2亿元增加到5亿元,总资产从成立之初的5000万元增加到51亿元,目前公司净资产39亿元。
在抓平台建设、逐步扩充融资资本的同时,綦江区积极落实支持水利发展的关键性政策,进一步提升融资能力,增强金融机构投资水利的信心。在落实公共财政投入政策方面,今后5年,綦江区每年将从全区土地出让的净收益中提取10%,从城市建设维护税、房屋建设配套费中分别安排15%的资金,专项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城市防洪、水源工程、城区排水管网等的建设。与此同时,綦江区还制定了财政对公益性水利项目融资的中长期贷款贴息政策,明确了财政贴息的规模、期限和贴息率。在落实水利土地储备优惠政策方面,在全区统筹的原则下,土地储备征转用指标优先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力争每年新增储备土地2000亩左右,完成土地招拍挂出让不少于1500亩,所获收益全部用于水利发展。重庆市南州水务集团公司具有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区5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及有关景区储地开发的职能。据南州水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在伦介绍,今年上半年,区政府已将公司在横山镇储备的200亩土地出让收入约2亿元全额返还公司,并将该公司上缴的612万元税费返还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据悉,“十二五”期间,该区拟储备土地3万亩,今年年内储备土地3000亩,现已完成征地拆迁1500亩,可增值筹集资金15亿~20亿元,所有土地储备开发收益全部用于水利建设与管理。
重庆市水利局局长王爱祖表示,今年以来,重庆市水利局按照国家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改革发展金融服务的意见》精神,会同相关金融机构研究提出融资贷款的模式、额度及承贷主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出台金融支持水利的实施意见,加强对区县投融资工作的帮助和指导。在重点骨干水源工程方面,由市、区县两级水利融资平台,与有关银行洽谈;在小型水利设施方面,农发行已经承诺“捆绑”进行质押贷款,解决部分资金配套问题,为区县融资创造条件。
受此利好政策带动,綦江区通过精心策划包装优良水利资产和项目,主动与金融机构对接合作,得到了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水利融资工作成效显著。据南州水务集团公司陈在伦介绍,年初以来,公司按照“存量换增量”“以地换资金”的融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银企合作,现已获得审批性融资贷款2.32亿元、意向性融资贷款3.9亿元,这些资金将为全区90多个水务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