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主要任务之一。江河湖泊为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取水水源,其取水状况直接关系到河湖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关系到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及保护情况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河湖治理情况关系到防洪保护区的防洪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通过对我国江河湖泊取水口、地表水水源地、河湖治理情况进行普查,可以查清我国江河湖泊开发治理保护的基本情况,为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大江河治理力度、提高防洪安全保障程度提供基础数据。
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的主要成果有以下几方面。
(1)河湖取水口普查成果及分布特点。
本次全国共普查河湖取水口638908个。从取水水源看,主要从河流上直接取水,全国河流型、水库型和湖泊型取水口数量分别占全国取水口总数量的84.5%、14.3%和1.2%,与我国河湖库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大致一致。
河湖取水口数量呈现南方多、北方少的特点。我国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丰富,以取用地表水为主,取水口数量较多;我国西南、东南地区地形以山丘区为主,经济相对欠发达,取水口虽然很多但多数规模较小;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短缺,取水口数量较少,但取水相对集中,取水口规模较大。南方地区取水口数量占全国取水口总数量的87.6%,北方地区占全国取水口总数量的12.4%。河湖取水口数量较多的省份有云南、湖南和江苏等,北方省份河湖取水口数量相对较少。
(2)地表水水源地普查成果与分布特点。
全国地表水水源地总数量为11662处。按供水水源类型统计,河流型、水库型和湖泊型水源地数量分别为7107处、4386处和169处,所占水源地总数量比例分别为60.9%、37.6%和1.5%,供水水源以从河流取水为主。
我国南方地区地表水水源地数量较多,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东南诸河流域地表水水源地数量占全国总数的83%;北方地区数量较少,海河流域、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地表水水源地数量仅占全国总数的3%。
(3)河流治理情况普查成果及分布特点。
本次普查的治理保护河流中,全国有防洪任务的河段长度为373910公里。已治理河段总长度123571公里,治理比例为33.0%;未治理河段长度为250339公里,未治理比例为67.0%。从已治理河段达标情况看,本次普查治理达标河段长度64624公里,治理达标比例为52%。
从全国河流治理总体情况看,大江大河及平原河流治理及达标比例相对较高,中小河流治理比例明显偏低。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治理比例较高,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省份河流治理比例较高。
通过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基本掌握了我国河湖取水的基本情况,地表水水源地的分布及管理情况,河流治理保护程度,为我国河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社会用水安全、河湖治理及防洪安全建议提供了基础信息。
来源:国务院水利普查办 2013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