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2月9日讯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水利局长会议上,安徽省明确了 “十一五”时期水利工作的重点任务。
“十一五”时期,安徽省将着力构建完善五大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用水安全五个方面的需求。一是构建完善保障有力的防洪减灾体系。坚定不移地加快治淮骨干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加快排涝能力建设、完善防洪管理体系,巩固长江干流堤防建设成果,开展长江干流重点河段整治和主要支流的重点防洪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二是构建完善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淮河流域及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优化调度体系,立足现有水源条件,充分挖掘节水和供水潜力。以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粮食主产区农业丰收和支撑淮南、淮北煤炭能源基地发展为主要目标,加强沿淮淮北等重点区域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关系。三是构建完善持续有效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体系。加强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功能区划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引江济巢生态换水,加强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加强水土保持治理。四是构建完善稳定健康的农村水利发展体系。以保障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为目标,创新农村水利建设新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五是构建完善规范高效的涉水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安徽省还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水利工作的十大目标。
此外,安徽水利“十一五”规划还呈现出一些新亮点。比如:加强科技创新,增强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后劲;推进从“水利管理型”向“水利管理服务型”转变,增强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动力;创建完善良性体制和机制,增强水利发展和改革的活力等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安徽省提出开展“水利创业行动”,增强水利发展和改革的物质基础。制定“水利创业行动”计划,在全行业积极营造“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氛围。鼓励能人带动,充分运用好现行政策,收好收足各项水规费和水费,依托水土资源和人才、技术设备等自身优势,拓展水利多种经营,重点发展城乡供水、码头转运与仓储、水利旅游、水产养殖、水利建筑等优势产业,积极开展水利社会化服务,不断壮大行业经济实力。通过行业实力的增强,解决基层单位困难,改善并提高行业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促进行业自身良性循环。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6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