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郑州11月30日讯(通讯员 史和平 洛水宣)“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洛阳市水利工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努力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确保城乡防洪安全、城乡居民生活饮水安全、工农业生产用水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为再造一个新洛阳提供水利支撑和保证。
一是抓好安全水利建设。继续加强堤防整修和主要河段的综合治理,完成重点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消除河道水库的主要险工隐患,确保防洪工程安全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
二是抓好生态水利建设。积极实施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和黄河流域淤地坝工程,有效推进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通过预防监督、治理保护和自然修复等手段,恢复和建设良好的水保生态系统。
三是抓好环境水利建设。彻底整治伊河、洛河、廛河、中州渠、大明渠等河渠水环境,继续建设和完善新区景观水系,发展水利人文景观,使城乡水环境状况普遍得到改善。
四是抓好农村水利建设。加快孟西灌区、陆浑西干渠、龙脖灌区、新安提黄等重点灌区工程建设和配套步伐,对现有自流灌区、井灌区和提水灌区进行修复配套和节水改造,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五是抓好资源水利建设。通过法律、行政、工程、技术等措施,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配置、治理和保护,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有效保护地表水,不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是抓好现代水利建设。按照“基础性、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利与生态同步建设,水利与经济经社会协调发展,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建设山清水秀、林茂粮丰、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新洛阳。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5年11月30日